书堆儿你看书我买单
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李翊云
“我是一只很不像样的鸟,一只寒鸦——一只卡夫卡鸟(kavka,穴鸟),我的翅膀已经萎缩,对我来说不存在高空和远方……我是灰色的,像灰烬。一只渴望在石头之间藏身的寒鸦。”——弗朗次·卡夫卡 在卡夫卡颠倒的世界里,罪责先于罪行,惩罚先于审判,因此,笼子自然也先于鸟而出现:鸟附属于它们的笼子。 卡夫卡也曾试图从家庭之笼、办公室之笼、爱情之笼中逃出,我们每个人都是隶属于自己笼子的鸟。 纪念卡夫卡逝世100周年重磅策划——《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十位欧美文坛大奖得主,共同重写当代“卡夫卡式”陷阱—— 《撇号的梦》Apostrophe’s Dream / 李翊云Yiyun Li 标点符号也有灵魂,它们在排字工的抽屉里上演了一出独幕剧,思考起标点存在的意义。 《头痛》Headache / 里昂·罗斯Leone Ross 金沙萨因患头痛去医院检查,却先后被困在核磁共振仪和病房中,然后并没有人能告诉她,她到底得了什么病,什么时候才能离开。 《这个事实甚至可以通过听觉来证实》This Fact Can Even Be Proved By Means of the Sense of Hearing / 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 一名作者在自己的图书签售会上突然发现读者讨论的段落并非自己所写——那竟然是卡夫卡写的,自己难道真的抄袭了卡夫卡吗? 《上帝的门铃》God’s Doorbell / 娜奥米·奥尔德曼Naomi Alderman 若干年后,人类拥有了聪明的机器仆人——讯译,人类让讯译帮自己交流、工作,甚至建造一座通天塔。但是机器们似乎通过这塔得到了神启,不想再听命于人了。 《卫生》Hygiene / 海伦·奥耶耶美Helen Oyeyemi 一个人物变成了对细菌避之唯恐不及的“游民”:游荡在一处处温泉水疗中心,没有固定的居所。她声称自己学会了以“谨慎姿态生存”。 《委员会》The Board / 埃里芙·巴图曼Elif Batuman 一个男子想要求租一间公寓,中介给他介绍了一个狗窝一般的住所,他很满意,却得知连这样一个住所都要申请并经过委员会的讨论。最后,他被宣判没有资格租住这个狗窝。 《痛》The Hurt / 汤米·奥兰治Tommy Orange 一场名叫“痛”的瘟疫折磨着人们,留下满目疮痍,病毒随机传播,让人痛苦得当街打滚,甚至自杀。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整个城市中遍布着手铐,以至于随时会有人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被铐在了公园长椅上。 《房东》The Landlord / 基思·里奇韦Keith Ridgway 一位房客受困于一个常常对他施加压力的房东,对方没完没了地拉着他聊天,他无法礼貌地结束对话。某一天,他对房东素未谋面的患抑郁症的太太产生了兴趣,他决定出现在这位太太面前。 《重回博物馆》Return to the Museum / 约书亚·科恩Joshua Cohen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个悲伤的尼安德特人,他在馆内目睹了一场针对气候变化的、颇为戏剧性的抗议活动。 《艺术酒店》Art Hotel / 阿莉·史密斯Ali Smith 住在房车上的一家人发现,无论他们把车停在哪里,周围都会被画上一圈红线,就像有人想要围捕他们似的。
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作者:克里斯托弗·卡特林
“其实你是想离开的”——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离开学术界的大障碍或许就是承认这一点。 据估计,93%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无法获得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然将终身教授的职位视为自己博士学位获得成功的唯一结果。在这样的学术就业市场危机中,《离开学术界》帮助研究生和任何学术领域的学者在高等教育界之外找到满意的职业。本书简短而务实,为准备寻求新机会的客座讲师和兼职讲师、陷入“终身教席陷阱”的学者、对非学术工作感兴趣的研究生,以及希望更有效地为学生和担任临时教职的同事提供支持的学者提供了宝贵建议。 克里斯托弗•卡特林在获得弗吉尼亚大学的古典学博士学位,并于杜兰大学任助理教授后,最终决定离开学术界,在一家全球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本书中,他将自己在这段为期两年多的求职之旅中学到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在此期间进行的150多次信息访谈、对12位离开高等教育界后进入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采访,浓缩成这本拿来就能用的指南书。 书中的建议涵盖了极为广泛的主题——从自我评估、探索职业选择、建立人脉关系、丰富职业履历、培养技能,再到简历制作、面试准备、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翻译给非学术人士、适应新职场,等等;甚至也包括了情感方面,尤其是很多学者都会经历的——褪去学者身份的挣扎、恐惧、羞耻与悲伤。 本书将帮助你积极面对离开学术界职业转型的挑战。
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
作者:瑞秋·谢尔曼
“金钱会毁掉一个人。老天,我目睹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事情……我在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之一是她父亲的掌上明珠,她从来不需要工作。她每次尝试去上班都会陷入窘境。她憎恨自己,她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毫无目的。结果,她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自我救助上。‘我到底怎么了’这个问题不断地把她掏空。”凯洛琳等人讲述的故事暗示,工作挣钱不仅让他们感到心安,也带给他们健康。 从电视上的“真正的家庭主妇”到《华尔街之狼》,流行文化将富人描绘成充满物欲的和有权势的脸谱人。社会学家瑞秋·谢尔曼则通过与五十位新纽约客——包括对冲基金金融家、公司律师、教授和艺术家以及全职太太——深入交谈,引出了访谈对象们对工作和生产力、育儿方式、慈善捐赠、婚姻不和等方面的想法,追问了他们对于努力创造财富的价值观,呈现了不一样的真实人生。在社会财富分配的连续光谱中,这些受访者对自己的定位出人意料。尽管他们的经历因一系列因素而不同,比如有些人的财富来自白手起家有些则来自继承家业,但他们普遍把自己描绘成有生产力的、谨慎的,因此在道德上是值得的,而不值得的富人则是懒惰的、浮夸的、势利的。谢尔曼认为,“好”和“坏”富人之间的道德区别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它使经济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而不是挑战。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本书不仅探讨了财富的真实一面,还揭示了极端的不平等是如何在我们其他人看来是普通和可以接受的。
不安之街:财富的焦虑
作者:罗斯玛丽·魏克曼
典型的城镇围绕着河流、海洋、深港等自然资源形成,或者干脆依傍一个大的繁荣城镇。“新城镇”却不是,它是依据法令而非必要性创建的。 新城镇是一个标签,在特定历史时刻用来表达有意识的、具有高度象征性的领土控制和定居行为。它是插进土里的一面旗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霸权标志。新城镇的一切——如何设计与布局,又如何建造,社会在其中如何运作,等等——都是精心策划的产物。 田园城市、法西斯主义新城镇、工业城镇、资源城镇、社会主义钢铁城镇、石油城镇、卫星城镇……新城镇是国家或地区重建和提取资源的工具,被用于人口的重新安置和领土统治。新城镇是大城市拥堵、贫困、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汽车时代区域规划和交通系统的试验场,更是生活在大自然甚至外层空间的试验场。 每个城镇都是一个品牌,一个未来的形象,一个旨在打破过去的发展趋势、迈向新时代的台阶。这些乌托邦式的发展在20世纪死灰复燃,20世纪中后期更是全球新城镇建设的黄金时代。 在《实践乌托邦》一书中,罗斯玛丽•魏克曼以欧洲、美国以及中东、非洲和亚洲的新城镇为案例,让我们有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的新城镇运动,也揭示了居民和规划者是如何想象他们理想的城市未来的,以及新城镇运动在21世纪和未来对于国际社会的作用。 本书是从建筑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20世纪国际新城镇运动的历史著作。
实践乌托邦
作者:[法]迪迪埃·法桑
  《创伤的帝国——受害者状况调查》倾向一种叙事风格,通过对媒体上的新闻事件、公共讨论等的记录以及文献的研究,对“创伤”进行一项人类学的考察。研究首先设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认识的假设:即“受害”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和事实,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心理以及政治建构的过程。这涉及了现代社会道德秩序的再塑过程中,个体与社会、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等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创伤同时还是一套语言体系,是人对非人性事件的一种见证、再描述和抗争。   《创伤的帝国——受害者状况调查》从两条线索切入,一条是知识考古,对让-马丁·沙可、皮埃尔·让内以及弗洛伊德等人对于创伤的理论批判,以及美国911之后的“后创伤主义”的演变以及在法国的本土化。一条是把各种实证作为研究和讨论对象,包括20世纪60年西方社会的女性主义、精神健康,以及法国图卢兹2001年化工厂爆炸、巴以冲突、难民等不同的议程中各种行动者的表述,以及精神病科和心理医生等学科的介入进行研究。并认为创伤和苦难经历了后创伤主义后,已经使得“受害”已从一个单纯的心理创伤,通过这些再构过程,变成了一个政治主观性,并认为受害、苦难应该从一个道德经济学的视角去考察。
创伤的帝国——受害者状况调查
作者:盖伊·斯坦丁
◌ 如果你的收入来源和金额不确定 ◌ 如果你正在从事兼职工作或打零工,工作临时化 ◌ 如果你在工作中很难培养和提高一定的工作技能 ◌ 如果你的工时过长,工作内容或地点经常变动且不受自己控制 ◌ 如果你担心自己随时被炒鱿鱼,只好在办公室听话且上进 ◌ 如果你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无法升职,也无法预期收入的增长 ◌ 如果你对工作或老板不满,也很难通过发声渠道表达不满 ◌ 如果你遇上疾病、事故等意外,家庭和公司都无法给你补偿或支持 一旦你符合越多以上的描述,你就越可能成为盖伊·斯坦丁所定义的“朝不保夕的人”。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推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一些国家的政府强调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将风险转嫁给劳动者,让企业得以提高效率、适应国际竞争。在这股浪潮中,传统工人阶级在20世纪60年代争取而来的稳定就业和社会福利被不断侵蚀,劳动者的工时、薪资、工作地点,甚至工作内容都可以被轻易变更。 非正式工或临时工、兼职工作者、自雇职业者、实习生、老年工人、移民工人,甚至高技能的知识或创意劳动者等,都正在沦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低薪、收入不稳定、工作临时化、岗位可替代性高、身兼数职、难以提升工作技能,时刻面临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风险,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和社会保障,更遑论就劳动者身份建立归属感和集体认同。 本书以朝不保夕群体的恐惧和欲望作为经济思考的核心,剖析该群体崛起的缘由和组成分子的样貌,反思他们为何会听信政治谗言而堕入民粹主义的深渊,并提出要获得应有的自由与安全,基本收入方案可取且必要。
朝不保夕的人
作者:[美] 詹姆斯·F.英格利希
《声誉经济:文化奖、奖品与文化的流通价值》是目前学术界唯一一部梳理了包括文学奖在内的所有主要文化奖的历史,并对现代文化奖项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从公元6世纪历史上最早诞生的奖项及其在文学、文化、艺术领域的扩散,到20世纪以来各类文化奖的飞速增长,作者英格利希展现了一幅文化奖历史的全景图,梳理、分析了各种奖项的设置、管理、运作及其文化影响,解释了文化奖盛行的各种内外部复杂因素。此外,基于对奥斯卡电影奖、格莱美音乐奖、诺贝尔文学奖、布克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等国际重大文化奖、文学奖等大量案例的深度分析,指出混合了新闻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象征资本——文化声誉在文化奖体系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从而提出了“声誉经济”理论。2005年该书出版后,受到《华盛顿邮报》等英美各大报刊的广泛好评,并被《纽约》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学术图书”,被学术杂志《N1》称其为“我们时代最好的批评作品之一”。目前该书已成为文化奖、文学奖研究的经典著作,迄今约有1200种学术出版物引用过,并被美国众多高校的文学、文化研究专业指定为专业必读书,同法国理论家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的《文学的世界共和国》一起,对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经济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并不枯燥难读,作者对文化奖项的各种逸闻趣事娓娓道来,语言幽默,读来饶有趣味。
声誉经济:文化奖、荣誉与文化价值的流通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