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 [日] 田中光
“女性有月经是天经地义的啊” 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 · 卫生巾问世前,女性如何处置经血? · 月经为何被视作禁忌,变成身体不洁的表现? · 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如何阻碍女性进入社会? · 女性卫生用品是如何发展的? · 每一位女性的一生要用掉多少片卫生巾? …… 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认知。 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然而如此切身重要的物品,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以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和演变为主线,介绍了卫生巾问世之前女性的经血处理方式,剖析了世界各地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禁忌,聚焦日本一次性卫生巾鼻祖“安妮卫生巾”的诞生、没落和其成就的社会意义,浅析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巾的性能及其问题等。 卫生巾的出现让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入社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仅是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也揭示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更展现了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 *日本历史社会学家田中光女士的代表作,长销10年,重印10次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作者:罗勇军,杨建国 著
本书是面向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的软件类赛项(以下简称蓝桥杯软件类大赛)的入门图书,从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维度帮助广大读者训练编程思维和计算思维,掌握编程方法和解题技巧。   本书共10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蓝桥杯软件类大赛的基本情况,归类汇总了其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算法知识点),详细介绍了其在线评测系统以说明评分情况。第2~10章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介绍了各类知识点,包括手算题和杂题、基础数据结构、基本算法、搜索、高级数据结构、动态规划、数学、字符串、图论等,对于每一类知识点都简明扼要地进行说明,并以真题作为例题进行细致讲解,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实现学用结合的学习效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例题的代码部分,分别由C++、Python、Java三种语言来实现(书中仅提供以C++、Python语言编写的代码,以Java语言编写的代码可从本书的配套数字资源中获取)。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蓝桥杯软件类大赛参赛者的备赛用书,还适用于备赛其他编程或算法类大赛(如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GPLT等)。此外,本书还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相关算法课程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蓝桥杯算法入门 C/C++
作者:鞠海
1.编绘全彩作战示意图14幅,加入安徽、江西全彩古地图2幅,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战役涉及的地形、细小地名,满足战争史爱好者的需求。 2. 随书附赠全彩《曾国藩的五次困局》思维导图+曾国藩大事记年表。正文各章配有相应的导图,展示让曾国藩陷入困局的夹缝势力有哪些、这些势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以及曾国藩受到的影响是什么。此外,还特别定制曾国藩在本次生死局里的典型心态,增加轻松的氛围感。大事记年表不仅涵盖书中所涉的关键事件、人物,更补充与核心事件相关的史实,方便读者把握前后的历史背景,可在阅读正文时对照使用,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3. 目前以曾国藩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和通俗著作众多,都将曾国藩置于晚清政治大格局中进行考察,涉及曾国藩与各种势力集团的关系。但关于曾国藩生死经历和态度的研究著作并不多,传记虽也提到曾国藩自杀,但是多以讽刺和调侃为主。 本书却从中国人忌讳的“死亡”作为书写的起点,认为他的两度自杀,五陷生死局的经历值得深挖,因为这些生死经历不仅煎熬着他的肉体和精神,也牵动着其所处时局的各种势力。无论是研究曾国藩个人,还是追溯那段晚清史,五大生死局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4.以曾国藩担任总督前后的视角为核心,厘清曾国藩困局所处的历史夹缝,展示晚清复杂变动的政治生态网络,考察晚清军政史,探究造成曾国藩五次困局的原因。曾国藩的五次困局恰是晚清政局的转折关头,此时的晚清军政系统正面临诸多棘手难题,这是造成曾国藩身处多重夹缝的推手。 夹缝里既有战场的血雨腥风,亦有庙堂上君臣的制衡猜忌,同僚的倾轧,还有挚友的相知相助和族中兄弟的深厚情义。 他就任的两江总督,号称“东南第一要缺”,其历任人选关系着清朝历代的满汉关系、央地关系、南北关系等时局的变化,曾国藩的就任也不例外而,两江总督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却是高危职业,不得善终,夹在多重势力之间,是个烫手山芋。 曾国藩刚一上任总督,就遭遇祁门被困的生死局。其实这不是曾国藩第一次应对生死局,也不是他最后一次。此前有两次:四十四岁,兵败靖港,跳河自裁;九江又败,二度投湖;此后还有两次:五十岁时,兵困祁门,生机渺茫,悬剑帐中,随时自裁;五十六岁,北上剿捻,河遇风暴,险些身溺。五十八岁的他又被调任直隶总督。曾国藩在直督任上,步步小心。六十岁时,天津教案爆发,他又被拽入中外交涉的繁重事务里。 5.通过五个生死困局看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从1852年奉旨办理团练,至1872年病逝金陵,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先后由兵部左侍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看似万人羡慕的高光时刻,于曾国藩而言却也是生命中的至暗时期,因为与殊荣相伴的是生死煎熬。对于他而言,这二十年是一个个焦心难挨的日子,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在极限上挣扎。 书中每一个生死局都是一个极端困局,每一个困局里有着多重难题,每一重难题就是一个压力层,被夹在其中的曾国藩,并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 担任总督之前,他率孤军迎敌,不但得不到同僚友军的协助,反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随着权力的增大,他肩上责任和面对的压力陡然增加,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到了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 6. 展现大变局下一个苦苦支撑的平凡人的命运本质。利用“私领域”史料里较少被使用的情感史、生活史、心灵史资料,对曾国藩的生活细节和情绪波动进行了丰富的特写,充分挖掘其高光时刻背后的至暗人生体验。 他面对绝境时的状态和我们大同小异——也会情绪崩溃,日常失眠,身体报警。曾国藩被外力强推着往前走,走得相当吃力,途中明枪暗箭不断,处处由不得他作主,却要他来为全局挑上这副重担。他时常陷入精神内耗,无助而沮丧,但也只能苦苦支撑,一日一日地熬下去,熬到人事已尽,但凭天命。 7. 这是一本与生活缠斗的心路手记,细细展现一个后世眼中的“大人物”在时代夹缝中如何安顿自己、处理个体的生命焦虑。书里一副对联格外打动人:“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是有信念之人,哪怕做事的空间狭窄、逼仄,他也坚守着信念,一日一日地化解困境,“心力交瘁,困知勉行”。 8. 重新挖掘曾国藩留给当下的精神遗产。不是世俗的成功学,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日常经验、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中国传统千年文脉培育出的精、气、神—— 任凭局势再动荡,时代再艰难,曾国藩始终能够坚守信念,他生平所有的成长皆在他受挫受辱之时,书里的曾国藩无论在何种险境下,始终保持着有秩序的生活作息,通过秩序感对抗大变动给人带来的慌张感。这套日常经验实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曾国藩身上不浮躁、务实做事的品质和长线思维,也值得重新审视: 面对困境、绝境:“心力交瘁,困知勉行”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行而不辍,小心安命,埋头任事” 感觉撑不住时,鼓励自己一日一日地熬下去:“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感到迷茫和沮丧时:“步步向前,日日不止,自有到期” 想贪图安乐,敷衍了事时:“天下断无易处之境,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
夹缝中的总督
作者:[委内瑞拉]阿里亚娜·诺伊曼
打开父亲封存已久的文件盒 追寻一段时间深处的家族秘辛 ———————————————————— ◉一名犹太少年从迷糊错乱到沉静坚毅的人格巨变 ◉一部犹太家族从枝繁叶茂到满目凋零的时代惨剧 ◉一段藏于盖世太保眼前的传奇经历 ◉一曲迷失在纳粹屠刀下的生活、希望与爱恋之歌 ◎透过重重疑团,看美好生活如何被逐渐摧毁 ★2020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2021年戴顿文学和平奖 ★入围2021年温盖特奖 酷爱侦探游戏的委内瑞拉女孩阿里亚娜敏锐地注意到,父亲汉斯时不时有一些违和与诡异。阿里亚娜知道,这与他的过去有关。尽管阿里亚娜一直在竭力探索他身上的重重谜团,但汉斯对此始终讳莫如深。 几十年以后,阿里亚娜打开汉斯留下的遗物——一盒旧文件,自此,一段让汉斯不堪回首、让阿里亚娜不忍卒读的家族往事逐渐浮出水面…… 本书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回忆录,也如同一个侦探故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时间和大洋两岸,不断揭开父亲的人生故事和家族的命运。作者将她的每一个亲人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历史的细微之处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和发人深省的真相。 作者以深情动人的方式讲述了她父亲在大屠杀期间的生活,以较为高明的文学技巧重构了她父亲的一生,其回忆录包含了曲折的情节、大胆的爱以及黑暗时期意想不到的幽默。鉴于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和生动的细节,作者本可以将她的艰辛研究变成一部历史小说。取而代之的是,她写了一部出色的家庭回忆录,在多个层面上展现了其强大的力量。无疑,关于犹太家庭在纳粹时期幸存下来的记载令人兴奋,但同样重要的是她对回忆、身份和纪念深刻而清晰的研究。
时间停止了
作者:瞿瑞
这是《单读》继《明亮的时刻》之后,再一次推出关注女性创作的合集,收录了一组评论、一组小说,以及影像、随笔、诗歌。这些体裁不同的作品,既有对香特尔·阿克曼、张爱玲、赛珍珠开拓性工作的回望,也呈现了当下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声音,和她们广阔多义的情感。当女性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无论是记录自己的生命经历,还是重新发现历史的角落,又或者出神前往未可知的领域——她们都在冒险走出一个个房间,勇敢地回答并实践“我将如何生活”。 ★ 继《明亮的时刻》之后,本辑《单读》再度关注女性创作。栏目设置打破常规,以一组评论率先破题,让曾经隐身的女性困境显形,曾被抑止的女性才智展现—— 香特尔·阿克曼被誉为“伟大的女性电影人”,瞿瑞通过对其生平和影像实践的解析,看到她如何“抵达了女性命运的核心,并无限地接近了母亲经历过的无法诉说的沉重历史”;钱佳楠在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之中,确证了东亚叙事的特点和魅力;默音带来了安西水丸的故事,以村上春树御用插画师为人知晓的他,是个“最讨厌不帅气”的人;张敞对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展开文本细读,她如预言家般言中与胡兰成的关系走向,也早早埋下了乱世隐喻。 ★ 收录赛珍珠、程异、蒯乐昊、颜悦和李柳杨的小说,横跨不同时代、地域与风格,兼具向外的关怀与向内的探索—— 赛珍珠的《安德烈亚神父》由范童心首次在中文世界译介,安德烈亚因情感痛苦来到中国传教,转眼度过二十七年,却在革命四起时成了人人喊打的“洋人”;新加坡作家程异的《荡游》写一位人生失意的女性离开新加坡暂居曼谷,她荡游在陌生的城市,一场危险不期而至;蒯乐昊的《即食眼泪》戏仿《红楼梦》,写了一出在一位嗜食眼泪皇帝治下的荒诞世相;同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脱口秀演员颜悦发表小说《霉菌》,“我”对同为编剧、有才华的“你”产生了迷恋,而“我”总是在擦拭房间里长出的霉菌;李柳杨的《姐妹》写作的是乡村的女性,妹妹被送养至敬老院,姐姐常去陪她玩,她们之间发生了可爱又恐怖的故事。 ★ 张文心的影像、郭玉洁的西双版纳游记、刘天昭与余幼幼的诗作,呈现女性创作者不同面向的心灵世界—— 张文心带着相机进入洞穴,创作了《地籁》,她发现,二元的界定在其间消解,“人与洞穴正相互穿透,不分彼此”。郭玉洁在“水手计划”的支持下来到西双版纳,结识了做哈尼族服饰文化保护的李孃和在当地做了数十年社会工作的龙老师,记录了现代化对当地的冲击和重建家园的可能;刘天昭的《到时候再说》和余幼幼的《修复之年》以诗句定格了生活的切片与遐思的瞬间,“我真怀念虚无/自由的弥散,美好的烟雾”,“我,即使无用/也不停修复着记忆”。
走出我房间
作者:[美] 金泰(Tae Kim) 著,董世敏 周康林 译
英伟达,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开发芯片和AI软件,为建筑工程、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制造业等领域的计算解决方案提供支持。2024年11月10日,英伟达成为史上首家市值超过3.6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过苹果和微软,问鼎世界第一。 英伟达的成功究竟是一夜成名,还是筹谋已久?这本书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果敢决策和战略眼光为主线,全景呈现了英伟达30多年的艰难发展历程,首次公开了英伟达从图形芯片设计公司到AI芯片之王的成功秘诀,各个时期的核心产品研发与企业战略布局,以及多次濒临险境的绝地反击。同时,这本书也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技术爆发的大环境下,英伟达如何借势而上,维持其引领地位,以及未来的企业发展规划等。 黄仁勋作为亚裔移民因征服美国商业而为人们所尊崇,其地位堪比史蒂夫·乔布斯。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由华裔创立的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的掌舵人,黄仁勋的行事风格与美国其他公司的CEO都截然不同。这本书真实讲述了黄仁勋在技术革新、市场搏击、企业管理、人才招聘、股权薪酬激励中的独特智慧和方法,以及他的传奇人生和充满东方色彩的思辨理念等。 深度追踪报道英伟达20多年的科技金融记者通过对黄仁勋、英伟达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高管、员工、最初的风险资本投资者,以及竞争公司的CEO等100多位相关者的采访,用权威的一手材料,详细展现了英伟达的市场创新路径,对GPU和CUDA的研发与投入,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背后的逻辑,打破创新者窘境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在飞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这些英伟达之道值得所有企业学习和借鉴。
英伟达之道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