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苏珊·奥尔琳
1986年4月29号上午,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发生了一场火灾。七个小时后,火才被扑灭,四十万本书被烧毁,七十万本书被损坏。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大的图书馆火灾事件,却迟迟没找到真凶。 二十五年后,《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偶然得知此事,她决定重启调查,追踪涉嫌谋害百万册图书的神秘凶手。她走访嫌疑犯的亲友,请教当时的馆员和办案人员,借助前沿的纵火侦查技术,甚至亲手烧毁了一本书。在一次次交谈和质问中,在一趟趟图书馆漫步后,一场调查逐渐变为一场长达七年的图书馆之旅—— 她还原了火灾当天的现场状况,从《莎士比亚》全集到《华氏451》,记下每一页被烧毁的文字;她也还原了火灾后的全城救书行动,从无名之辈到商业大亨,记下每一个为书奔走的爱书人;她探访每一个少为人知的部门,从咨询台到货运部,详尽介绍现代图书馆如同机械般精准的运作方式和庞大体系;她回溯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从仅白人男士使用的小房间到无家可归者的庇护所,亦展望了图书馆作为公民教育中心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也是一本了解图书馆的百科全书。在历史的灰烬中,跟随苏珊·奥尔琳的脚步,让我们走在静谧而丰富的书架间,走进有序空间背后的复杂体系,走向每一座隽永的图书馆——火可以烧毁书籍,但无法烧毁知识,更无法烧毁我们的记忆和好奇,我们的生命故事。
亲爱的图书馆
作者:曾宪红
《少年鼓王》是一部反映少年儿童成长的小说,故事以男孩阿喜哥和武京京争当地花鼓“少年鼓王”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乡村少年勇于进取、善良纯真、宽容正直的美好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人们热爱乡土、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关心少年儿童成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事发生在沅水流域的沧浪河畔。小说的主人公阿喜哥是一个读初中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患病,奶奶多年瘫痪在床,妹妹还年幼,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阿喜哥肩上,因此他早早地成为一个男子汉。阿喜哥诚实善良,阳光进取,喜欢拉二胡、练书法、攻对联,这为他后来竞选“少年鼓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终,凭借毋庸置疑的实力,他荣获了“少年鼓王”的称号。 小说另一位重要人物武京京,家庭条件优越,天真顽皮,天马行空,也是全村竞选“少年鼓王”的八个孩子中的一个。由于嫉妒阿喜哥的才能和品德,他将阿喜哥视为眼中钉和拦路虎,在生活中不断给阿喜哥制造麻烦。后来,在阿喜哥高尚品格和出色才能的激励下,武京京的思想得以转变,以前的“飞天蜈蚣”变成了奋发进取的少年,并领悟到了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两人最终成为好朋友,都走向了成才之路。 作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走向,是作家对乡村少年精神的一种赞颂,也是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纯真梦想的孩子的致敬。
少年鼓王
作者:钟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作出的重大创新与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先机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三大要素,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等。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是当前各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必由之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本书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重大部署及政策举措,从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个角度全面系统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工作。
新质生产力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