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吴昊旻
本书是一本关于实证研究之写作法的尝试性(常识性)著作,乃是有感于指导学生的“痛苦”以及青年同仁及学子在学术研究中寻捷径而难遇、觅技巧而不得、急于求成而不得章法、基础薄弱而无从习练的“尴尬或窘境”而特意撰写的“方法论”著作。有别于聚焦“技术实现”的方法类著作,本书旨在助力实证研究之“写作实现”,为其“发问—构思—设计—写作”打通“最后一公里”;为推动高校“研究性教育”——愿景上是理-实结合、教-研相长、研-学互动,形式上是“案例+场景”——提供范式及素材借鉴;为夯实“人文基本功力”及其“柔性视野”而现身呼吁。 本书略分三篇共九章(上篇论教育、中篇论方法、下篇论修辞),承继优秀传统、结合动态趋势、因应师生实需、阐发中国故事,大体按照现代实证研究之范式、主体及方法,同时特意凸显规范研究之重要,强调运用“结构化分析”之思维及方法,着意于如何写及如何思,聚焦展示“idea之七维解析”,相机典证例说、不避现身展示。其中:上篇聚焦人文社会科学之“内涵-概观”,简括总论人文社科教育及其学术研究范式(略分两章);中篇聚焦实证研究之“逻辑-方法”,序贯解读“idea之解构”(结构化思维及方法)、“idea之发现”(选题及发问)、“idea之发展”(理论分析及假设推演),并独立阐述制度背景之综观(即“idea之因应”)与基本规律呈现之重要(即“idea之量化”);下篇聚焦学术研究之“文采-修辞”,以文献述评和文章解读为载体,专章论证文献综述之逻辑(即“idea之支撑”)以及专业写作之修辞(即“idea之润色”)。 作为“方法论”著作,本书既适用于“大会计”(会计-审计-财管)及其相近“专业”,亦适用于其所在的“学科”(工商管理-管理学)及其“领域”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助于为青年同仁以及博士生、硕士生乃至高年级本科生缮养研究思维、习练实证方法、渐入学术门径、夯筑人文素养,提供理-实借鉴。
实证研究方法论:写作视角
作者:赵忠新,叶京英
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介绍睡眠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睡眠医学特点与发展简史、我国睡眠医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第二部分对睡眠生理学与睡眠药理学相关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以便于理解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与防治;第三部分具体介绍了睡眠医学常用的主观和客观诊断与评估方法,包括睡眠期神经电生理监测和临床常用的睡眠评估量表;第四部分全面介绍了各种类型睡眠障碍与临床常见系统性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异态睡眠、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精神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其他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睡眠的生理变异与可能的睡眠障碍。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睡眠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1 第二节 睡眠医学的特性/1 一、 疾病的常见性/1 二、 症状的复杂性/1 三、 多学科交叉性/2 第三节 睡眠医学发展的重要历程/2 一、 睡眠与觉醒调控机制研究的发展/2 二、 睡眠障碍诊断与分类体系的发展/3 三、 睡眠检测技术与判读标准的发展/3 四、 睡眠医学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4 第四节 睡眠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5 第二章 睡眠生理/6 第一节 睡眠生理概述/6 一、 睡眠分期/6 二、 睡眠的发育特征/8 三、 睡眠的种系特征/8 第二节 睡眠期机体功能变化/9 一、 睡眠期精神心理活动/9 二、 睡眠期运动系统功能变化/9 三、 睡眠期内分泌功能变化/9 四、 睡眠期呼吸功能变化/10 五、 睡眠期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10 六、 睡眠期性功能变化/10 第三节 睡眠发生机制/11 一、 觉醒与睡眠发生系统/11 二、 觉醒与睡眠发生系统的调节/16 三、 与睡眠调节有关的基因/19 第四节 睡眠的生理功能/21 一、 促进生长发育/21 二、 恢复稳态/21 三、 处理信息/23 第五节 睡眠剥夺/24 一、 动物的睡眠剥夺/24 二、 人体的睡眠剥夺实验/25 第三章 睡眠药理/28 第一节 镇静/28 一、 苯二氮类/28 二、 非苯二氮类/32 三、 其他有催眠作用的药物/33 四、 镇静使用原则/34 第二节 促觉醒药/35 一、 莫达非尼和阿莫达非尼/35 二、 苯丙胺类/36 三、 羟丁酸钠和羟丁酸钙镁钾钠/37 四、 索安非托/37 五、 替洛利生/37 六、 咖啡因/37 第三节 不宁腿综合征治疗药/38 一、 左旋多巴/38 二、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39 三、 加巴喷丁/40 四、 其他/40 第四章 睡眠医学临床常用诊断与评估方法/41 第一节 睡眠疾病常见症状/41 第二节 多导睡眠监测/42 一、 睡眠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43 二、 多导睡眠图的报告及应用/54 第三节 移动式睡眠记录方法/56 一、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56 二、 体动记录仪/57 第四节 日间过度思睡相关检查/58 一、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58 二、 清醒维持试验/60 三、 警觉性试验/61 第五节 常用评估量表/61 一、 睡眠主观评估/61 二、 日间思睡评估量表/61 三、 失眠评估量表/62 四、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问卷/62 五、 睡眠呼吸暂停问卷/62 六、 不宁腿综合征量表/63 第五章 失眠障碍/64 第一节 失眠概述/64 第二节 短期失眠障碍/68 第三节 慢性失眠障碍/70 第四节 特定人群的失眠/75 一、 老年人失眠/75 二、 女性失眠/76 三、 儿童失眠/77 四、 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失眠/79 第五节 失眠障碍的药物治疗/79 一、 概述/79 二、 具有失眠治疗适应证的药物/80 三、 其他失眠治疗药物/84 四、 中草药/85 五、 特定人群失眠障碍的药物治疗/86 六、 使用药物治疗失眠的注意事项/87 第六节 失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88 一、 心理治疗/88 二、 物理治疗/91 三、 中医技法治疗/92 四、 其他治疗方法/93 第六章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95 第一节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95 第二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106 一、 病因治疗/106 二、 一般性治疗/107 三、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107 四、 口腔矫治器治疗/116 五、 鼻腔手术治疗/117 六、 咽部软组织手术治疗/120 七、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128 八、 减重和代谢手术治疗/134 九、 其他治疗方式/136 第三节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37 第四节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55 一、 原发性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156 二、 婴儿原发性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157 三、 早产儿原发性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159 四、 继发性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160 第五节 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综合征/168 一、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68 二、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170 三、 迟发型中枢性低通气伴下丘脑功能失调/172 四、 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174 五、 继发性睡眠肺泡低通气/175 第六节 睡眠相关低氧血症/179 第七节 睡眠呼吸障碍和心血管疾病/180 第七章 中枢性过度睡眠/ 188 第一节 概述/188 第二节 发作性睡病/189 第三节 特发性过度睡眠/193 第四节 Kleine-Levin 综合征/195 第五节 疾病相关过度睡眠/196 第六节 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过度睡眠/198 第七节 睡眠不足综合征/199 第八章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201 第一节 概论/201 第二节 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205 第三节 睡眠觉醒时相提前障碍/208 第四节 非24 小时睡眠觉醒障碍/ 210 第五节 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212 第六节 时差变化睡眠障碍/214 第七节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217 第八节 非特殊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障碍/220 第九章异态睡眠/222 第一节 非快速眼动睡眠相关异态睡眠/222 一、 意识模糊性觉醒/223 二、 睡行症/225 三、 睡惊症/228 四、 睡眠相关进食障碍/229 第二节 快速眼动睡眠相关异态睡眠/231 一、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232 二、 反复发作的孤立性睡瘫症/235 三、 梦魇障碍/237 四、 睡眠相关阴茎勃起障碍/240 五、 睡眠相关痛性阴茎勃起/242 第三节 其他异态睡眠/243 一、 异态睡眠重叠障碍/243 二、 头部爆震感综合征/245 三、 睡眠相关幻觉/246 四、 遗尿症/247 第十章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251 第一节 不宁腿综合征/251 第二节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257 第三节 睡眠相关腿痉挛/260 第四节 睡眠相关磨牙/261 第五节 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264 第六节 婴儿良性睡眠肌阵挛/265 第七节 入睡期脊髓固有肌阵挛/267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269 第一节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270 一、 卒中与睡眠呼吸障碍/270 二、 卒中与失眠和日间过度思睡/271 三、 卒中与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及异态睡眠/272 四、 卒中与昼夜节律紊乱/272 第二节 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272 一、 痴呆相关睡眠障碍/273 二、 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275 三、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相关睡眠障碍/278 四、 遗传性共济失调相关睡眠障碍/280 第三节 神经肌肉疾病相关睡眠障碍/281 第四节 睡眠相关癫痫/282 一、 睡眠和睡眠剥夺对癫痫的影响/283 二、 睡眠与睡眠剥夺对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影响/284 三、 癫痫对睡眠的影响/284 第五节 睡眠相关头痛/289 第六节 朊蛋白病相关睡眠障碍/292 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睡眠障碍/297 第十二章 精神疾病相关睡眠障碍/304 第一节 焦虑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04 一、 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04 二、 惊恐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08 三、 社交焦虑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10 第二节 抑郁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11 第三节 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15 第四节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的睡眠障碍/317 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17 二、 急性应激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20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相关睡眠障碍/322 第六节 进食障碍相关睡眠障碍/324 一、 神经性厌食/325 二、 神经性贪食/326 第七节 物质滥用相关睡眠障碍/328 一、 酒精和酒精中毒/329 二、 咖啡因相关障碍/331 三、 烟草相关障碍/333 第八节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对睡眠的影响/334 第十三章 其他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33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睡眠障碍/337 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睡眠障碍/337 二、 支气管哮喘相关睡眠障碍/339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340 一、 睡眠相关心肌缺血/340 二、 睡眠相关心律失常/342 三、 睡眠相关高血压/344 四、 心力衰竭相关睡眠障碍/345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348 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睡眠障碍/349 二、 胃食管反流病与睡眠障碍/351 第四节 慢性肾病相关睡眠障碍/353 一、 慢性肾病相关失眠障碍/353 二、 慢性肾病相关不宁腿综合征/353 三、 慢性肾病相关睡眠呼吸暂停/354 四、 慢性肾病相关中枢性过度睡眠/355 第五节 内分泌疾病与睡眠障碍/356 一、 糖尿病与睡眠障碍/356 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关睡眠障碍/358 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睡眠障碍/358 第六节 纤维肌痛和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睡眠障碍/359 第十四章 睡眠的生理变异与可能的睡眠障碍/363 第一节 长睡眠者/363 第二节 短睡眠者/364 第三节 卧床时间过多/365 第四节 原发性鼾症/366 第五节 睡眠呻吟/367 第六节 梦语症/368 第七节 睡眠惊跳/369 第八节 睡前足震颤和睡眠期交替性腿部肌肉运动/370 第九节 频繁局部肌阵挛/371 第十节 睡眠相关头部抽动/372 推荐阅读/37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77
睡眠医学
作者:梁萍,冉海涛
此次修订指导思想仍然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根本,既突出基本理论,又介绍近年来成熟、公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内容上力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新颖翔实。全书共12章,包括:总论、心脏及大血管超声、胸腔与肺超声、消化系统超声、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超声、泌尿系统超声、妇产科超声、浅表器官超声、肌肉骨关节超声和介入超声,含200幅图,为便于学生形象学习和记忆,配套本书增加题库、金课等网络增值服务。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医学超声物理基础 /2 第三节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与技术/10 第四节 超声成像仪器使用与调节/19 第五节 超声特殊检查与新技术 /22 第二章 心脏及大血管/38 第一节 心脏及大血管解剖概要与检查方法 /38 第二节 心脏功能测量/57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73 第四节 瓣膜病 /82 第五节 心肌病 /97 第六节 心包疾病及心脏占位性疾病 /107 第七节 主动脉夹层 /126 第八节 先天性心脏病/130 第三章 胸腔与肺 /159 第一节 胸腔 /159 第二节 肺/165 第四章 消化系统 /169 第一节 肝脏 /169 第二节 胆道系统 /189 第三节 胰腺 /203 第四节 脾脏 /214 第五节 胃肠道 /225 第五章 腹膜腔、腹膜后间隙及肾上腺 /241 第一节 腹膜腔 /241 第二节 腹膜后间隙 /245 第三节 肾上腺 /252 第六章 泌尿系统及前列腺 /259 第一节 解剖和生理概要 /259 第二节 超声检查技术/262 第三节 正常超声表现/264 第四节 先天性发育异常 /267 第五节 肾脏疾病 /272 第六节 输尿管疾病 /285 第七节 膀胱疾病 /287 第八节 前列腺疾病 /291 第七章 妇科 /296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概要 /296 第二节 妇科超声检查技术 /297 第三节 正常女性生殖器官超声表现 /298 第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先天发育异常 /303 第五节 子宫和宫颈病变 /309 第六节 卵巢和输卵管疾病 /316 第七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326 第八章 产科 /329 第一节 妊娠生理概要/329 第二节 产科超声检查技术 /331 第三节 正常妊娠 /334 第四节 异常妊娠 /339 第五节 胎盘、脐带异常 /348 第六节 胎儿畸形 /353 第九章 头颈部、腹部与四肢血管 /372 第一节 头颈部血管疾病 /372 第二节 腹部血管疾病/390 第三节 四肢血管疾病/400 第十章 浅表器官 / 411 第一节 眼部 / 411 第二节 唾液腺 /419 第三节 甲状腺 /426 第四节 甲状旁腺 /436 第五节 乳腺 /440 第六节 阴囊 /447 第七节 浅表淋巴结 /458 第十一章 肌肉骨关节系统 /466 第一节 肌肉 /466 第二节 肌腱 /468 第三节 韧带 /470 第四节 周围神经系统/471 第五节 骨、软骨及关节疾病/475 六、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479 第十二章 介入超声的诊断与治疗/481 第一节 介入超声基本技术 /481 第二节 介入超声诊断技术 /484 第三节 介入超声治疗技术 /488 第四节 介入超声前沿技术 /501 推荐阅读 /50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506
医学超声影像学
作者:陈苏镇
本书作者以往的研究集中在汉代政治与政治文化领域,成绩斐然。近年转向以往史学界较少涉足的两汉魏晋宫禁制度问题,经过数年研究,仔细搜索爬梳相关史料,结合考古学界多年勘探发掘的z新资料,在典制与宫禁空间结合的层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文章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语所集刊》等刊物发表,得到学界的重视和好评,整体上将此项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 这项成果之所以重要,不仅对汉代历史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更因为两汉魏晋宫禁制度在此后千年不坠的王朝历史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进而对今天的古代文学、考古、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及文化遗产的传播,甚至对当代影视艺术作品创作,都有直接间接的关联与现实意义。 -- 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宫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运作与宫禁格局密切相关。两汉魏晋的皇宫包含宫中、殿中、禁中三个区域。 全书以皇宫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殿式建筑开篇。三组文章分别探讨西汉未央宫、东汉南北宫、魏晋洛阳宫的形制格局、主要建筑、机构分布,揭示出其间幽微、隐显的演 化脉络。 宫中各种机构分布在不同区域,承担着不同事务。其权力大小和对最高决策过程的影响,往往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和与皇帝的空间距离。皇帝身边的士人、外戚、宦官等势力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权力争夺,与宫禁制度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本书充分利用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经学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系列新结论,系统揭示了该时期宫禁制度的演进线索,对考古和历史学者深入研究古代皇宫制度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政治史、制度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全书配图20幅。随文插入相关内容处,颇有助于对相关宫殿布局的认识。
从未央宫到洛阳宫
作者:[阿根廷] 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里尼
▼文化研究领域领军人物关于全球化的经典论著,借此书思考后疫情时代,全球化何去何从 ▼知名阿根廷思想家、世界文化研究领域领军人物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里尼,秉持拉丁美洲国家立场,运用跨学科之道,立于实证研究之基,结合隐喻与叙事,从艺术与哲学的角度思考全球化,探索全球化对拉美、欧洲、美国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加西亚·坎克里尼呼吁重塑全球化话语,使之远离单纯的经济政治视角,跳出欧美中心主义叙事。他提议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及个人都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平等现象、与彼此及他者互动,携手共创一个真正多元化的世界,勿使全球化沦为市场扩张、霸权横行的托词与工具,让不同群体都能共享全球化果实。 ▼从曾经的地球村展望,到如今的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呼声,关于全球化,还有什么未被论述与分析,或者说还有什么值得期待?作为全球化研究的经典论著,《想象的全球化》旨在探讨:面对全球化这样一个对一些人来说充满希望,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意为末日的未来,文化工作者可以做些什么? ▼《想象的全球化》的独特与重要之处在于,一,立足拉美思考全球化,消解西方叙事中心论。此书的引进无疑会给原本熟悉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国内学者带来一份来自拉美的异域“惊喜”,让我们得以聆听更加丰富、多元的全球化声音。 二,突出文化与艺术的作用,构建理解全球化想象体的诗学视角。面对难以把握、模糊不清的全球化概念,加西亚·坎克里尼认为,隐喻与叙事有助于我们跳出自己的认知框架进行想象,因而,他关注那些为填补理论和政策的缝隙和不足而形成的叙事与隐喻,那些弥补数字与预测之失真的叙事与隐喻,以及在关于移民和流亡的故事里涌现的叙事与隐喻。 三,强调个人和群体能动性,提出实力较弱的群体也有可能利用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趋势。加西亚·坎克里尼相信,只需各个主体在文化产业中不放弃对艺术的想象,在经济交流中接受政治、社会的多元化,在文化运动中开启磋商新形势,全球化便有可能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进程,使不同群体共同受益。
想象的全球化
作者:[英]刘易斯·卡罗尔 / [美]马丁·加德纳
《爱丽丝漫游奇境》与《镜中奇遇》是英国著名作家、逻辑学家与数学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儿童文学经典,亦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胡话文学的典范之作。卡罗尔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孩子般的纯真之心,结合逻辑学家与数学家的奇思妙想,书写了爱丽丝的两段奇遇。先是掉入兔子洞,再是进入镜中屋,爱丽丝经历了无数神奇的变化,与柴郡猫、疯帽匠、白骑士这样的古怪角色相遇,在种种离奇的对话与游戏中流露出尖新的童趣与深刻的哲理。 马丁·加德纳五十多年来持续研究《爱丽丝漫游奇境》与《爱丽丝镜中奇遇》,分别于1960年、1990年与1999年出版三部《爱丽丝注释本》,其中包含大量内容详尽的注释与相关研究材料,为当代读者释疑解惑,被公认为卡罗尔研究的经典之作。本书即融合了这三本书的内容,由北美卡罗尔学会主席马克·伯斯坦加以更新完善的一百五十周年豪华纪念版。 本书完整收录两部《爱丽丝》以及被删去的片段《假发黄蜂》。五篇导言与数百条经过修订的注释跨越逻辑、数学、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通过集释与漫谈的方式深度揭示蕴藏于故事细节中的奇思与妙趣。同时,广泛收集全世界的艺术家为爱丽丝故事创作的上百张精美插画,增补更新包括“影视改编清单”“插画家简介”在内的多种研究材料。就如马丁·加德纳所言,“我的任务并不是要进行原创性的研究,而是要尽可能地从既有的文献中取材,撰写注释,让当代的读者更能享受阅读《爱丽丝》的乐趣”。
爱丽丝漫游奇境与镜中奇遇
作者: [美]唐纳德·巴塞尔姆
★他从不假装真实! ★后现代文学大师巴塞尔姆代表作 中文版初次引入 无删节 ★20世纪寓言小说经典杰作,对父权传统大胆颠覆: 一位孕育万物的父亲,一半肉身一半机械,死后却依然活着,身披缆绳,由子女托马斯、朱莉、爱玛、埃德蒙一队二十多人拖拽,踏上荒诞而奇异的旅程 ★大受震撼的阅读体验: 重塑、歪曲,甚至无视我们眼中的世界。 我们与作者一起大笑,摆脱了焦虑,感到自己还活着。 --- 那时候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在谈论巴塞尔姆,所有人都试图写得像他,可就是成不了。真正的小说实验是原创的,来之不易的,令人欣喜的。但模仿行不通。这世上只有一个巴塞尔姆。 他能打动你,与此同时常常能让你笑出来,激起“共情”——尽管他写出的小说常常是沿途车辆里最奇形怪状的那种。 ——雷蒙德·卡佛 无论巴塞尔姆走到哪里,他周围空气中的离子都在噼啪作响,他占据了“现代意识的中心”。他为我们的精神困境构建了一台“语言机器”。 巴塞尔姆唤起了我们搁置已久、以“酷”这个词来形容的那种宇宙。 ——《纽约时报》 --- 我是万父之父但我从来没有搞清楚搞清楚我到底是哪一种动物。终结一切都包裹在终结未解之谜中。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什么。我重新捍卫我的决定和我的姿态但是已经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没有时间了。终结一切都陷入终结纠缠。 有些事情我从来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什么让人行道成为灰色的什么让遥远地平线另一边的高大石碑来回晃动在遥远的地平线另一边日夜不停晃动什么让树上的叶子长满纤维友谊是怎么回事什么让心脏停止跳动独角兽怎么会被困在壁毯里,这些事我从来没搞明白过。 但我曾经张开手掌打出去一共一百八十五万六千七百次巴掌,还扇了两千两百万零九千八百个耳光。孩子,我不会打你的,我不会打你的除非你强迫我这样做。该死的小浑蛋。日夜不停,这都是为了大家好。我从来没想要过这些这些都是强加给我的。
亡父
作者:王赓武 / 林娉婷 / [澳大利亚] 王賡武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赓武亲笔撰述的唯一的回忆录,其在年近九旬之际,回溯上下求索、“长年半游牧”的一生,回忆录兼具丰富的文学与史料价值,笔调平实深厚,谦逊动人,堪称二十世纪历史洪流之中一部丰富而独特的生命画卷。 回忆录共两卷。上卷《家园何处是》,王赓武回顾了对他影响至深的父母家世,他在南洋出生,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统英文教育。因日军入侵东南亚,他不得不辍学,数年间在街头游荡,以少年人本真的好奇心学会广东话、马来语、客家话、闽南语,并对殖民地错综复杂的“华人性”有了最初的领会。凭藉奇迹般的机缘,他在日本战败前夕重拾学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却亲身见证父母谆谆教导的那个故园中国终归于幻灭。然而,青年王赓武对“家园何处是”的困惑与不安在此际渐渐抚平。站在儿时经历为他塑造的“多重世界”交汇处,他“开始感到没有东西能挡在我认识万物的道路上”。 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与太太林娉婷合著,述说他们由青年时期在马来亚、英国求学,学成后在吉隆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治学与生活,在三大洲移动的切身经历,更内在地成就了他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学术生涯,同时在不确定的时代洪流中,探索并创造家园归宿感,充满了睿智与朴素诚挚的情感。
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
作者: [英]泰门·斯科里奇
一部好看、好读的江户城市史,一次赏心悦目的东京纸上行旅。本书主要讲述了德川幕府时期的东京历史。虽然本书名为《东京前传》,却是将景物描绘与史实相结合,以景色、建筑的变迁解析日本历史的变迁,辅以百余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学习东京前史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去东京旅行的手册使用,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2022年“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获奖者泰门·斯科里奇重磅作品,从艺术、考古、建筑等多方面,抽丝剥茧揭秘东京这座魅力之市的历史基因。本书作者泰门·斯科里奇1961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85年从牛津大学(东方研究专业)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获得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至2021,他继续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从事研究,2021,他开始担任设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简称日文研)的教授。2018年,他成为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泰门·斯科里奇教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日本学家,知识渊博,尤以研究江户时代的艺术史见长,不断以视觉信息(视觉史料)的形式揭示历史。艺术不仅是他的研究对象,也是他的研究工具。 本书所讲述的,是东京成为现代日本首都之前的故事。在1868年之前,它还不叫东京,彼时这座城市一直被称为江户。江户城始建于1590年,德川家康在这里建立了德川幕府,由此开始了它的繁盛时期。作为日本贸易、经济和城市文明的中心,江户直到1868年才演变成东京,成为日本的现代首都。 德川幕府为何选择江户城作为政权中心,又对江户城有着怎样的城市布局和规划? 江户是如何一步一步确立首都地位的,那些知名的地标和建筑如何建造起来? 德川幕府对江户城两百余年的管辖,给今日的东京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本书精选百余幅精美插图,结合日记、旅游指南和木刻版画等材料,生动详尽地讲述了江户的城市起源与成长史,以探寻东京这座魅力都市的历史基因。
东京前传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