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朱天心
* 长销近二十载的非典型猫书 * 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猫族豪侠传 * 与十数位个性迥异的“城市猎人”相识、相知、相忘于江湖 * 以为自己是东北虎的灰狸猫,小心眼的大白猫,话多的黄虎斑白腹,严肃木讷的三花玳瑁;猫族中的“武则天”与“亚历山大大帝”,“单身汉俱乐部”与“飞女党”;痴情的李家宝和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的辛辛…… * 并不是每一只猫都可爱,但每一次相遇与每一次交付的信任都难能可贵。无论爱猫与否,这些与猫相关的喜怒哀乐都能深深触动你。人猫相逢,是这个社会中千千万万种相逢的缩影,不同生命个体间的交流与尊重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中。 ———————————————————————————————— 小说家朱天心是爱猫人也是资深动物保护志工,她与自家屋内和屋外街头这些倏尔出现又匆匆消失的生灵的羁绊由来已久。在《猎人们》这部以街头猫族为主角的经典随笔集中,她以对等的观察视角与爱憎分明的文字,记录下十数位都市边缘“猎人”的生涯。它们个性迥异,有的身经百战、野性十足若街头帝王,也有的胆小木讷,或贪嘴黏人;有的在人族家中逡巡不去,有的失散于街头江湖。共处于寒凉都市中,这些人族与猫族的短暂邂逅充满温情,也唤起着人内心的社会责任感。
猎人们
作者:[日]吉见俊哉
从“憎恶”到“拥抱” 从“鬼畜美英”到“麦克阿瑟万岁” 战后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恐惧的源头。尽管经历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争、安保斗争以及日美经济摩擦,大多数日本人依然认为战后经济的繁荣归功于美国的庇护,美国的社会富足是日本发展的理想模式。这种背景下,日本逐渐忘却与亚洲的联系,通过“拥抱”美国来寻找新的自我认同。 本书从社会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自19世纪“黑船来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日本社会中的形象变迁。从幕末到明治大正时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国主义阶段将其视为敌国,再到占领期及之后的复杂情感,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者指出了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历史连续性,强调战后日本与美国的“拥抱”关系既是美国霸权体系的产物,也与日本大众对自我认同的构建紧密相连,并认为日本应超越“亲美”与“反美”的对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体性,深刻反思与亚洲、历史以及多元复合自我的关系。
亲美与反美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