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堆儿你看书我买单
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美] 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
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持续的科技革命史。在科学技术加速涌现、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科技创新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国家战略性力量。然而,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人类活动。如何构建研究创新生态,如何领导卓越研究机构,如何培育杰出研究人才,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无疑是世界的标杆。 本书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院士和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杰出科学家杰夫里·颐年·曹的力作。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几十年的丰富科研实践和研究机构管理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深刻体会和研究思考,撰写了这本书。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实例的分析,从多学科视角(科技史、科技哲学、科研政策与管理、进化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物理科学、经济科学等)对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科学的阐述。 二战后,美国一份知名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奠定了美国国家科技发展体系,但也导致一些错误观念广泛流传。本书纠正了这些错误观念,深入分析了科技革命的本源以及研究的本质,全面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协同进化的共生本质,以范式为介导催生知识的巩固和颠覆的知识进化模式,以及知识进化的六种机制。对这些本质与特性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卓越的研究和创新。基于此,本书提出了面向未来高效研究与创新的整体思路,围绕研究机构、生态、文化、组织、机制、资金、资源、人才、领域等方面提出了适用于各种类型研究机构的三大指导原则。
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和创新
作者:理查德·雷斯塔克博士
2020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卫生估计报告》,列出了2000—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原因。尽管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第七大死亡因素,但它在全球不同收入群体中的发病率分布并不平均。一个国家越发达,经济越稳定,其公民患痴呆症的风险就越大。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认知障碍的综合指南。在这本书中,你将了解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如何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应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以及我们应如何看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个群体。 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了解得越多,就越知道如何预防自己发病,并帮助那些已经患病的人。如果我们对一种疾病不了解,那么在遇到甚至听到它的时候就很容易变得焦虑。我们虽然不需要达到精神病学家的理解水平,但对痴呆症了解得越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就越好。更好的知识基础还有助于人们理解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的家庭成员和亲人,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互动。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认知障碍的综合指南,作者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理查德·雷斯塔克博士。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了解得越多,你就拥有了更多的工具来预防自己发病,并帮助那些已经患病的人。如果不了解一种疾病,那么在遇到甚至听到它的时候就很容易变得焦虑。我并不是建议你要达到精神病学家的理解水平,但我相信你对痴呆症了解得越多,对自己就越好。更好的知识基础还有助于人们理解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的家庭成员和亲人,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互动。 人们普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影响的是记忆,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实的确如此。但阿尔茨海默病也可能从语言问题开始出现。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还可能涉及其他情绪和行为障碍:不合理的焦虑和抑郁、孤僻、沉默、急躁、突然脾气暴躁、出现妄想和幻觉。 雷斯塔克博士通过审视正常人的基本思维方式,进而去探索有思维障碍的人的思维方式。痴呆症的分布呈连续状态,从完全正常的表现开始,到极端的精神功能障碍,我们可以从我们的日常习惯、选择和行为来判断我们处于连续状态中的哪个位置,以及我们是否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了另一个阶段。 从最近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可能即将找到一种有效治疗或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雷斯塔克博士还将帮助读者了解即将上市的新药物的积极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后果。 在这本书的最后,读者将了解每天可以采取哪些实际步骤来减少患痴呆症的概率,以及如何正确利用新的药物,同时更好地从文化、社会、政治的角度理解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重塑
作者:[美] 克丽丝·克劳斯
近年来,关于性别、种族、宗教、地域等身份政治元素的讨论逐渐占据世界舆论场的中心,与此同时,道德审判又诡异地呈现出越发保守与严苛的面貌,仿佛在这个越发动荡、危险的世界中,个体生命的尊严只能通过身份认同来彰显。然而,身份政治已经逐渐显露出它的后果——世界被撕裂成一座座孤岛,人与人的联结越发艰难;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信息与数据的过度生产和控制,我们被物化为无差别的欲望主体,一个符号,一串程序,甚至与他者的边界都因同质化而显得可疑:我们惊惶不安地想确认的不是“身份”,而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与位置;我们真正想守卫的不是一段关系,而是与真实的人类建立起的联结。那么,我们这些身份不明又一无所有的现代人,要如何找到自己,又该如何相爱呢? “No woman is an island-ess.”克丽丝·克劳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杰出的示范。 女性,艺术家,39岁,已婚,这是克丽丝的社会身份。在一次拜访中,她疯狂地爱上了丈夫的同事迪克,并开始和丈夫一起给迪克写情书。“已婚夫妇会经常这样为了写情书而通力合作吗?”“西尔维尔,这位教授普鲁斯特的欧洲知识分子非常善于分析爱情的细枝末节。”作为丈夫,西尔维尔对自己进行了一场精神分析: “这是自去年夏天以来,克丽丝第一次这般兴高采烈、情绪饱满。既然他爱着克丽丝,就不忍心看到她伤心。也有可能是他正在写的那本有关现代主义与纳粹大屠杀的书遇到了瓶颈,或是对下个月即将重返教学工作感到恐惧。还有一种可能,他是个变态。” “艾玛(西尔维尔将克丽丝比作包法利夫人)刚开始迷上你时,简直是对我残存自尊的严重打击。我们的性生活又变得充满活力,起因却是一项全新的色情行为:给你写信,迪克。每一封信不都是一封情书吗? 迪克,自从我开始给你写信,我写的都是情书啊。而我之前并不知道的是,这些情书其实是我写给爱情的信,其实是我在腼腆地重新唤醒在相当压抑的情感下休眠的力量。” 在给迪克写情书的过程中,不仅是婚姻关系的双方获得了对爱情的别样理解和久违的性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给迪克写信,她逐渐意识到,迪克只是一个被用来投注爱意的对象,一个不重要的客体: “亲爱的迪克,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杀了你。你变成了我‘亲爱的日记’……” 而这样的迷恋,其实更像是一场实验,一场案例研究: “相比游戏,这更像是个项目。我在给你的那些信里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真心的,但同时,我开始将其看作一次最终能了解爱情和迷恋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她从中找到了作为抒情主体的“自我”: “谁应该有发言权,又是为什么呢?这才是唯一的问题。” 她的谈论范围从个人的感情扩大到自己的事业,扩展到对文学、艺术、哲学、精神分裂、女性主义等诸多领域,扩大到对他人与世界的关切: “如果因为女性囿于‘个人化’而未能创造出‘普世‘艺术,那为何不把“个人化”变得普世起来,使其成为我们艺术的主题呢?” 有趣的是,克丽丝将这些书信寄给了迪克,并以这些为素材举办了一场展览: “这些信件似乎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一种介于文化批评和虚构作品之间的文体。你曾经说过,你多么希望按照这个思路来改造你们学校的写作课程。你愿意让我在我明年3月的文化研究研讨会上读一段吗?这似乎向着你所倡导的对抗性表演艺术前进了一步。” 而这本《我爱迪克》,便是这场展览的文字版本,是克丽丝的精神自传,同时,它也是一场抽象浪漫主义的爱情游戏,一部革命性女性主义邪典小说,一册20世纪文化批评研究合集,一本艾玛•包法利自己写的《包法利夫人》……克丽丝以如此自觉而健全的写作提供了一种珍贵的想象:我们可以从欲望的海洋与数据的洪流中夺回身体和感知,重新成为一个“人”——“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自我,但它存在着,而借由写作,你可以设法捕捉到自我的变化。”;并与其他“人”建立确凿的联结——“我们坠入爱河,是希望能把自己固定在对方身上,不再坠落。” “迪克,我知道当你读到这封信时,你会明白信中所述都是真的。你明白这个游戏是真实的,或者说比现实更真实,比它所意指的一切都更真实。” “我爱迪克”,这是一句炽热而坦荡的单恋声明,也是一场革新书信体的文学实验,更是一份英勇的女性主义宣言——关于如何使用第一人称来言说,以及女性如何重新生成她自己。
我爱迪克(2024版)
作者:鲍鹏山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而立”“不惑”“知天命”这些词,都来源于孔子。当我们年近三十,在社会上尚无立身之地;年近四十,为家长里短而烦心茫然;年近五十,为老之将至而惶惶不知所措……这些时候,我们需要读一读中国人共同的老师——孔子。 十五志于学:家贫不忘立志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没有消磨志气。他常常摆设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动作,不知不觉就成了礼仪专家。十五岁时,他就确立了“克己复礼”、为天下人谋生的大志向,并终其一生为之不懈努力。 三十而立:知识与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孔子二十多岁时,当上了鲁国的小吏,虽然衣食无忧,却还默默无闻。但短短几年后,他就凭借对礼乐的精通而得到了鲁国国君鲁昭公的认可,受邀参与接见齐景公和晏婴。自此,孔子知礼的名声闻于列国。这一年,孔子三十岁,自称“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孔子三十多岁就以博学而闻名,乐于为人答疑解惑,并将“不惑”作为自己四十岁这一人生阶段的宣言。但有些问题他坚决不回答,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没有知觉?”孔子不答。因为要是说有知觉,孝子就会厚葬死者而妨碍生者的生活;要是说无知觉,不孝者就会丢弃死者遗体不安葬。在孔子看来,四十岁的人,可以没有知识,但必须具备知道什么该说(做)、什么不该说(做)的价值判断力,不然就是没活明白。 翻开本书,从孔子的一生中找到过好人生的答案。
孔子这一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