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吉的河》是一部有人性的温度、情感的温度,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现在儿童文学特别需要的一部作品。它弘扬了注重家庭亲情、崇尚真善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的成功文学实践。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义勤
许廷旺为小读者奉献了一个温柔、温暖、温馨的草原故事,让远去的岁月鲜活地生动起来。一幕幕蒙汉交融的感人场景,一个个闪烁着真诚的生活细节,传达出宏大而温情的主题:母亲一样的河流,无私地呵护万物,护佑众生;慈爱与温暖的人性光辉,足以战胜贫困、贪婪、自私。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
我读许廷旺的《额吉的河》,深切感受到作家驾驭主题创作的艺术功力。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再到“我”的孩子,这是一个完整的艺术闭环。许廷旺对这一艺术流程的把握是得心应手、挥洒自如、顾盼周到的。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朱自强
这部作品打破了主题出版框架式、概念化的创作思路,回归文学本身,将大主题蕴含在生活的质感中。人伦之情、自然之情、民族之情、国家之情的叠加。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情感力量。书名将岁月的流逝、母爱的涓涓不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迁等融为一体,意蕴丰富,意义深刻。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平
《额吉的河》是许廷旺二十多年深耕文学园地达到的一个创作高峰,代表他的创作实现了由拙到巧、由自我到自在的大跨越。这部作品具有自然、纯净的艺术风格,故事仿佛从生活中流淌出来,非常自然圆润。深沉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般弥漫了整部作品,在儿童文学中不可多得。
——《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
在写草原文化、儿童小说方面,许廷旺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的《额吉的河》具有水的智慧:采用“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的以小见大策略,写出“逝者如斯夫”的岁月流逝和命运之感,反映“上善若水”的胸怀和品格。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
《额吉的河》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孤儿融入草原生活,在阿爸、额吉的悉心呵护下重拾希望,茁壮成长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一批纯朴善良、乐观包容的蒙古族牧民群像。小说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小家庭的融合,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特殊时期蒙古族同胞养育“国家的孩子”这一历史佳话,谱写了一首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民族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充满文学张力,情感细腻、真挚,彰显了艰苦岁月里闪耀着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