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新文学而言,民初中学的国文教育是新文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场域与途径。清末民初教育制度在“一波三折”的沿革中对白话新文学产生了知识诉求,变动的教育宗旨则体现出了与新文学相似的启蒙意识,并且为新文学由文学文本到国文教材的知识身份转换提供了制度预设。在教育实践上,新文学通过国文教材选文进入了国文教育领域,并在1927年之前完成了知识身份的转变,具备了法定知识身份,占领了权威的知识生产空间,继而开始了自身的知识生产及传播。本书以1920~1937年间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为中心,探讨新文化、新教育与新文学三者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知识生产与转换的内在过程,选题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人文学者的学士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