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叔叔。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朱允炆开始实施削藩运动,以削弱众藩王对朝廷的威胁。1399年,燕王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等人的支持下发动“奉天靖难”政变,并于1402年顺利登基,改元永乐。夺取政权后,朱棣顾忌“名不正言不顺”,对政治上与自己不合的朱允炆旧臣采取血腥镇压,因此获得“暴君”称号。可对于普通民众和国家建设,朱棣却十分“仁慈”。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朱棣也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朱棣的文韬武略,不仅在当时赢得了民众的认可,即使到现在,很多人谈起“永乐大帝”时,依然对他的丰功伟绩赞誉有加,就连毛泽东也曾经评价朱棣“搞得比较好”。本书讲述的正是这位个性鲜明、有胆有识、意志顽强的封建王朝的改革派皇帝朱棣的故事。